浩蕩的現代化歷史進程里,一個也不能落下。高樓大廈聳立的城市里,老舊小區也要緊跟科技的步伐。老舊小區里蘊藏著城市的靈魂,是一個城市與眾不同的歷史底蘊和精神氣質。
近年來,城市蓬勃發展,新式建筑層出不窮,相關建設的配套設施也日趨完善,城市更新已成為城市緩解用地壓力、提升形象、恢復舊城活力、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。為貫徹落實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《成都市老舊院落改造(升級)標準及責任分工》等文件精神,落實我市社區發展治理“五大行動”總體部署,四川省地坊建筑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全市社區發展治理“五大行動”老舊小區改造項目,承接了2022年成都市武侯區100個老舊小區院落改造設計工作。
一、深入實地,了解現狀
本次改造的100個小區分布在玉林、簇橋、機投、紅牌樓、火車南站、漿洗街、晉陽路、望江、蔟錦等九個街道。大部分小區始建于八九十年代,小區環境欠佳,設施老化,配套不足。公司在接到該片區改造的設計任務后,組織精兵強將成立項目小組。分別深入社區實地踏勘,發現所有老舊小區普遍存在硬件配套不足、基礎市政設施老化、電力通信線路雜亂、外立面破損等問題。
我們的設計師團隊多次與街道以及居民代表現場溝通交流,了解當地歷史文化,了解居民需求,在整個計劃實施過程中,我們務必真正做到改造前“問需于民”,改造中“問計于民”,改造后“問效于民”,力求優質高效的完成片區改造的設計任務。
二、保留歷史記憶,傳承歷史文化
老城區的一個重要價值在于其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歷史記憶,是一個城市最具特色,最有“故事”的地方,也是城市有機生長的邏輯起點,讓城市文脈能存于歷史、活在當下、面向未來,就需要在城市更新中,結合老城文化特質和時代發展要求,對文化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和現代闡述,找到城市更新中的“文化之魂“。
本次承接設計的這些院落中玉林、紅牌樓、望江等都是成都的老街道,具有其深厚的街區文化,如何保留老成都的味道讓記憶永存,如何將這一點落實到建筑設計中,都是我們建筑設計師應該思考的問題。為此,我們的設計以“保持舊的肌理,賦予新的功能,展現老的味道”為改造思路充分注重文化建設,發揮好文化在延續歷史、凝聚價值、優化生活品質和激發經濟活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。讓老舊小區既保留年代感和時代文化,又能享受到現代化建設的便利。
三、提升城市功能,完善基礎設施,消除安全隱患
老舊小區的“老”,還在于設施老、環境差、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。在生活用水方面,針對老舊小區的給水系統老舊的問題,對其供水器具、供水管道和用水設備三個方面予以整治及修繕。此外通過翻新自行車庫,改造排水管線,翻新路面,對屋面進行防水處理、外立面翻新等來提升了社區整體品質。并通過對消防水管更換、增加消防栓、各單元增加消防滅火器,對弱電井進行防水處理、對通信纜線序化等來消除安全隱患。為居民提供便利化、多元化、品質化的公共基礎設施,是提升群眾滿足度和獲得感的重要方式。
四、提升綠色空間,改善人居環境
為改善老舊小區公共空間的活動承載能力,豐富居民日常生活交往活動。新增了智慧物業管理平臺,增設公共停車位,對小區兒童活動廣場以及全民健身場地等進行完善,增設安全防護、對部分花池棱邊處理和增設地面緩沖軟墊等措施。優化植物設計,修繕綠化,營造出綠色宜居新環境。本次改造以居民生活需求為導向,借助城市更新契機,積極將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陣地、內容、多元主體等嵌入到社區服務體系建設中。
改造老舊小區可以促進城市更新,撬動城市經濟的發展,重構和優化城市功能。城市更新與發展不能保守地重復,而需要富有現代生活意識、現代產業意識、現代生態意識、現代文明意識的創新,在創新意識中精雕城市未來、賡續城市文脈、提升人民幸福。
我們力求提升居民生活質量、獲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,讓年久失修的老舊小區變身“新形式+煙火味”的美好家園。
地址: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天府大道復地御香山67棟11層